表面活性劑祛油污時的溶解與增溶
當增加表面活性劑的濃度時,導致表面上的張力和溶液表面張力降低,直到達到一個重要的時刻,表面活性劑膠束的形成,此時的濃度稱作上臨界膠束濃度。
油性污垢在任何臨界膠束濃度以上的表面活性劑的水溶液中都會被溶解。被溶解油的量與油的種類和表面活性劑的膠束構造(即形成膠束的表面活性劑分子的數目與排列)有關。一般膠束是50~400個表面活性劑分子,疏水基(又稱親油基)在內側,親水基向著水溶液中的方向成為球形的整體。
脂肪烴、芳香族或者鹵族烴類等烴類在膠束內的疏水部分被溶解,高級醇、脂肪酸等極性油在膠束中與表現活性劑分子平等或者形成混合膠束被溶解,一些兩個極性其的化合物在膠束外部的極性部分被溶解,極性物質在聚乙烯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親水基聚乙烯的部分被溶解。
在祛除油污的時候,增溶作用的重要性比較大,對于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通常使用時都不超過臨界膠束濃度,供給增溶的膠束是很少的,因此,油污并不期待用增溶法排除??墒?,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臨界膠束濃度很小,大量的油污是由于增溶作用除掉的。在去污的實際過程中,增溶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在減縮和乳化作用下沒有除掉的少量油污會被進一步祛除。它不要求洗滌時必須保持一定的溫度,也不要求油污一定是液體狀態(tài),但在此濃度上,溶液表面和濃度內部界面活性變化很小,在臨界膠束濃度(cmc)時,油污的祛除效果也達到上限。
可以推論,有效的污漬祛除是來自個別表面活性物質,頁并非膠束的作用。文獻中所報告的膠束濃度是基于純溶液的表現活性劑的濃度,而實際洗滌過程中表面活性劑總是無一例外的吸附于各種表面上,這就意味著在溶液中表面活性劑的濃度是相應減少的。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劑的濃度才是最真實的濃度。